买房时注意,即便你收入高、征信好,这4类人购房也会被银行拒贷
上个月,我一个多年没联系的大学同学突然给我打来电话,声音里满是沮丧和不解。原来他刚被银行拒绝了房贷申请,明明月收入两万多,征信记录一直良好,却莫名其妙地被拒了。他问我:"为什么会这样?我这条件难道还不够贷款买房吗?"
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实则复杂。随着我们接触的购房案例越来越多,发现即使是高收入、良好征信的人群,也可能面临被银行拒贷的情况。这不是个例,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。
根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《住房贷款市场调查报告》显示,全国房贷申请拒绝率达到了18.6%,比2024年同期上升了3.2个百分点。而在被拒的申请中,有约35%的申请人月收入超过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1.5倍,征信记录也无明显瑕疵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
通过深入调查,我们发现银行拒贷背后有其特定的考量因素。即使你收入高、征信好,如果属于以下四类人群,购房时也很可能被银行拒贷。
展开剩余84%第一类:职业不稳定或特殊行业从业者。
表面上看,月入两万多的自由职业者似乎比月入一万的公司职员更有还款能力。但在银行眼中,收入稳定性比收入高低更重要。一位从事贷款审批工作的朋友告诉我:"我们最看重的是借款人未来持续偿还贷款的能力,而不仅仅是当下的收入水平。"
以我们认识的小张为例,他是一名网络主播,月收入能达到3万元,但收入波动较大,有时一个月能赚5万,有时可能只有1万多。他在2025年初申请了60万元的房贷,结果被银行拒绝了。原因很简单:银行担心他的收入不稳定,可能无法保证未来25年的按时还款。
除了自由职业者,一些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容易被拒贷。比如赌场工作人员、特种行业从业者等。这些行业在银行的内部风险评估体系中通常被标记为高风险群体。
第二类:年龄临界或健康状况有隐忧的人群。
年龄因素在房贷审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按照目前大多数银行的规定,贷款人年龄加贷款年限不能超过70岁。这意味着,如果你已经45岁,想申请30年的房贷,就会超出这个界限。
我的一位已经52岁的叔叔,打算退休后换一套小一点的房子安度晚年。他申请了20年期的房贷,尽管他有充足的退休金和不错的存款,但仍然被银行拒绝了。银行给出的理由是:年龄加贷款期限超过了70岁的上限。
健康状况也是银行考虑的重要因素。虽然银行不会直接询问申请人的健康状况,但在一些大额贷款中,银行会要求申请人购买人寿保险,保险公司的体检可能会间接影响贷款审批。
2025年初,《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指南》新增了"健康风险评估"这一项,虽然不是强制执行,但已有多家银行将其纳入风险评估体系。这意味着,如果申请人有重大疾病史,即使收入高、征信好,也可能面临被拒贷的风险。
第三类:负债率过高或有隐性负债的人群。
银行在评估贷款申请时,会计算申请人的负债收入比(DTI)。通常情况下,月供不应超过月收入的50%。但问题是,很多人除了房贷,还有车贷、消费贷、信用卡分期等多种负债。
我们的邻居王先生,月收入3万元,看起来条件不错。但他已经有一套房产在按揭中,月供8000元,另外还有车贷3000元,信用卡分期2000元。当他申请第二套房的贷款时,银行计算出他的负债收入比已达到43%,再加上新房的月供,负债率将超过70%,远超银行的风险容忍度,因此被拒贷了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隐性负债。2025年上半年,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,许多过去无法被追踪的小额网贷、亲友间的民间借贷也可能被纳入风险评估。银行现在能够看到更全面的负债情况,这使得一些表面上收入高、征信好,但实际负债累累的人难以获得房贷。
第四类:房产价值存疑或所在区域风险高的购房者。
银行发放房贷的本质是以房产作为抵押物。如果银行认为这个抵押物价值存疑或未来可能贬值,即使申请人条件再好,也可能被拒贷。
我有个朋友去年看中了一套位于城市远郊的别墅,售价比市中心的普通住宅还便宜。他收入稳定,征信良好,却被多家银行拒绝了贷款申请。后来才知道,那个区域的房产流动性差,未来可能面临贬值风险,银行自然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。
据住建部2025年发布的《全国住房市场风险区域划分报告》显示,全国有178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被列为"房地产市场高风险区",这些地区的房贷通过率普遍偏低,即使是条件优越的购房者也可能面临被拒的情况。
除了地段风险,房龄过大、产权不清晰、户型特殊等因素也会影响银行的审批决定。我认识的一位收藏家看中了一套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公房,打算改造成工作室,尽管他资产丰厚,但多家银行都拒绝为这套老房子提供贷款。
了解了以上四类易被拒贷的情况,那么我们在申请房贷前应该如何提前规避风险呢?
一,提前规划,合理安排贷款时间。如果你已年过四十,考虑申请房贷,最好选择较短的贷款期限,或者提高首付比例,降低贷款金额。
二,全面梳理个人负债情况,必要时先偿还部分高息负债。房贷前半年内尽量不要有大额消费分期或新增贷款,保持良好的财务状态。
三,充分了解意向购买房产的市场价值和流动性。避免购买位于偏远地区、缺乏配套设施或市场评价不佳的房产。如果确实看中了这类房产,可以考虑提高首付比例,降低银行的风险顾虑。
四,提前准备充分的收入证明和资产证明。对于自由职业者或收入不稳定的群体,可以提供过去2-3年的银行流水、纳税记录等材料,证明自己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良好的财务习惯。
以我朋友小李为例,他是一名摄影师,收入不太稳定。在申请房贷前,他特意整理了近三年的工作合同、银行流水和完税证明,并额外提供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资产清单。虽然第一次申请被拒,但他根据银行的反馈调整策略,提高了首付比例,最终成功获得了贷款。
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:不同银行的贷款政策和风险偏好不同。如果在一家银行被拒,不要气馁,可以尝试向其他银行申请。特别是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,它们的政策可能比国有大行更灵活。
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,在一线城市中,股份制银行的房贷通过率比国有大行高出约5个百分点,这一差异在三四线城市更为明显,可达10个百分点以上。
购房是人生大事,而房贷更是长期的财务承诺。被银行拒贷虽然令人沮丧,但也可能是一种提醒,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务状况和购房计划。毕竟,量力而行才是负责任的购房态度。
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大学同学,在了解了被拒原因后,他调整了购房计划,选择了首付比例更高、贷款金额更小的方案,并成功获得了贷款。现在他已经搬进了新家,虽然面积比原计划小了点,但月供压力小了不少,生活质量反而提高了。
买房不是目的,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。希望每位购房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,实现安居梦想。你是否也有过被银行拒贷的经历?遇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看法。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资料、素材均来源于网络,本文作者无意针对,影射任何现实国家,政体,组织,种族,个人。相关数据,理论考证皆来源于网络资料,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,规则,观点,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。以上文章仅供参考,具体信息还是以官方通告为准。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。
发布于:天津市